【区县】盛开在白龙江畔的八瓣莲

2021-01-21 甘肃科技报


浏览大图

深冬的陇南,山清水秀,风景旖旎。站在武都区坪垭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观光台俯瞰,一栋栋错落有序的藏式小楼组成了一朵巨大的“八瓣莲花”,静静绽放在白龙江畔。 2020年,对于武都区坪垭藏族乡的乡亲们来说,是一次浴火重生。1000多户从大山深处搬迁来的村民,将在这朵“莲花”中开启他们的幸福生活。 “高山路陡土地薄,广种薄收生产难,辛辛苦苦忙到头,多数粮草喂牲畜,要想修房谋发展,还得外出卖劳力。”这首坪垭乡流传的民谣,真实反映了此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发展状况。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 坪垭,武都区唯一的藏族乡,位于白龙江南岸高半山地带。全乡9个村18个社,共1432户6350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九沟八梁之上,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土地贫瘠靠天吃饭。2013年底,全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个,贫困户587户2743人。 多年来,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危及群众安全,交通不便制约着藏乡的发展。走出大山,搬到川坝成了坪垭山区群众共同的渴望和期待。


浏览大图

2016年,武都区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实施了坪垭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程,对符合
搬迁条件的8个村子1236户5731人实施搬迁,这是甘肃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4.694亿元,也是武都区区委、区政府历届领导主抓的民生工程。 今年30岁的赵干干,是从原来土房子搬进新区的贫困户之一。他们一家七口,如今居住在140平方米的三层独栋。赵干干凭着一手好木工活,把家里装修成了藏式风格,绚丽多彩、美轮美奂。 赵干干告诉记者,2018年之前,他一直在新疆从事架子工,每个月能挣5000元到6000元不等,每年务工时长4个月。 后来,听说要举村搬迁到新区,他立刻想到,期间可能会有很多人需要装修房子,再三斟酌以后,赵干干决心回乡学习装修技术。回乡以后,赵干干跟了一个同村的在装修方面比较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了一年多的装修技术,再加上精准扶贫贷款而来的5万元,他踏上了装修创业这条路。 一年多的时间,不仅让他的手艺愈发纯熟,更收获了一笔可观的收入,2019年赵干干光靠装修就挣了10多万元。 “最大的变化就是住房安全、交通便利、生活有保障了。兰海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兰渝铁路就在安置区旁,村里卫生院、小学、幼儿园、文化广尝自来水厂啥都有,我们再也不用过人背马驼的生活了。”赵干干告诉
记者。 赵干干回忆,2010年正月初一的那个夜晚,他们一家七口还住在山上,半夜12点多,他的母亲赵苟代急性胆囊炎发作,可急坏了他们一家子。没有通村公路,更没有通行车辆,他们只能喊上村里的十几个年轻人,顶着刺骨的寒风,踩着坑坑洼洼的土石路,背着母亲,一路颠簸4个多小时,来到了两水的白林医院。 “而现在,我再也不用为家里人看不了病、孩子上不了学而发愁了,有修建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和学校,我真的很满足。”说起现在的生活,这个已是而立之年的藏族汉子开心得像个孩子。 产业培育能致富 搬迁后,由于群众的产业还在山上,安置区产业结构单一,大多数搬迁群众成了“无业游民”,没有收入,生活困难。为了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在武都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坪垭乡建设了易地搬迁后续发展产业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巩固和提升搬迁成果,从而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浏览大图

在坪垭易地搬迁安置区岗沟安置点建起了占地12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引进了多家企业,建起了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 在缝纫机的“哒哒哒”声中,一双双一次性拖鞋在李三舟曼
的手下有序产出。两年前,李三舟曼从大山中搬下,经过在江苏1个月的培训后就进入莲华兆瑞扶贫车间工作,平均每天能加工1000多双拖鞋,收入150元左右。从家庭妇女到产业工人,李三舟曼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十分满意。 “以前是照顾老人看孩子,上山打柴回家做饭,现在我既能在家门口挣工资,还能照顾上家,真的太好了。”李三舟曼虽然说着话,可手下的动作一点都没停。 目前,产业园内已建成莲华兆瑞扶贫车间,占地1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842万元,年产1000万双(套)宾馆酒店一次性洗漱用品及一次性拖鞋,预计年销售1500万元。 记者了解到,坪垭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园建成后,可有效优化安置区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实现3000多名群众家门口就业,预计年产值达2亿多元,既能增加贫困户收入,又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本报记者 武文宣 通讯员 赵春兰)